清华大学90年校庆专栏  清 华 文 科 怎 么 样  - 访 清 华 人 文 社 科 学 院 院 长 胡 显 章 教 授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    和 清 华 人 文 学 院 院 长 胡 显 章 教 授 约 好 
              , 他 将 在 清 华 园 的 强 斋 接 受 采 访 。 如 约 而 至 , 但 早 
              到 了 几 分 钟 。 看 看 强 斋 也 不 是 什 么 "斋 ", 一 座 普 通 的 二 层 小 楼 而 已 。 有 考 据 癖 
              的 朋 友 对 这 个 地 方 研 究 研 究 , 大 概 能 发 掘 出 一 大 堆 
              掌 故 。 清 华 确 实 有 好 多 引 人 暇 想 的 名 字 , 像 "水 木 清 华 ", 多 漂 亮 的 字 眼 ! 清 华 的 文 脉 不 该 断 
              , 这 里 曾 经 人 文 荟 萃 。 绕 过 强 斋 , 有 一 大 片 荷 塘 , 
              荷 塘 对 岸 一 座 小 山 上 , 有 亭 翼 然 , 这 不 会 是 朱 自 清 
              所 写 的 《 荷 塘 月 色 》 里 的 "荷 塘 "吧 ?  这 里 曾 经 人 文 荟 萃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    见 到 胡 院 长 一 问 , 那 里 果 然 是 《 荷 塘 
              月 色 》 里 的 荷 塘 。 山 上 那 亭 是 荷 塘 月 色 亭 。 不 用 胡 
              院 长 介 绍 , 学 文 史 出 身 的 谁 不 知 道 清 华 文 科 辉 煌 历 
              史 。 清 华 1911年 建 校 , 1925年 设 立 国 学 研 究 院 , 当 时 的 四 大 导 师 
              ---王 国 维 、 梁 启 超 、 赵 元 任 、 陈 寅 恪 , 
              哪 一 个 不 是 前 无 古 人 、 开 时 代 先 河 的 一 代 大 师 ? 说 
              他 们 前 无 古 人 , 是 因 为 古 人 没 有 他 们 的 国 际 视 野 , 
              西 学 素 养 。 王 国 维 深 受 叔 本 华 思 想 影 响 , 开 创 性 地 
              运 用 西 方 悲 剧 意 识 研 究 《 红 楼 梦 》 , 开 了 现 代 《 红 
              楼 梦 》 研 究 之 先 河 。 他 的 《 宋 元 戏 剧 史 》 也 是 开 创 
              性 的 , 启 发 了 无 数 后 来 学 人 。 甚 至 传 统 的 体 裁 , 如 
              "词 话 ", 到 他 手 里 也 别 开 景 象 , 他 的 《 人 间 
              词 话 》 应 该 列 入 每 个 文 史 类 大 学 生 的 必 读 书 目 。 传 
              统 是 什 么 ? 传 统 就 是 活 到 现 在 的 东 西 。 传 统 是 最 有 
              生 命 力 的 东 西 。 王 国 维 跳 昆 明 湖 死 了 70多 年 了 , 清 华 园 里 先 辈 大 师 开 创 的 "中 西 融 会 , 古 今 贯 通 "的 学 术 传 统 没 有 死 , 至 今 影 响 着 清 华 
              的 文 科 建 设 ; 甚 至 王 国 维 的 "死 ", 也 没 有 死 , 几 十 年 过 去 了 , 王 国 维 的 
              死 因 , 一 直 是 常 说 常 新 的 不 死 的 话 题 。      清 华 文 科 曾 经 有 过 不 朽 的 辉 煌 。 头 几 
              年 , 学 界 有 过 一 次 关 于 "人 文 精 神 衰 落 "问 题 的 讨 论 。 其 实 , 人 文 精 神 在 民 间 
              何 曾 真 正 衰 落 过 ! 体 现 着 人 文 精 神 的 大 师 们 , 从 来 
              就 没 走 出 过 人 们 的 视 野 。 他 们 也 像 明 星 一 样 , 奇 闻 
              逸 事 为 人 所 乐 道 。 比 如 梁 启 超 精 力 过 人 , 经 常 每 天 
              打 8圈 麻 将 , 还 有 时 间 写 下 大 量 学 术 著 作 
              和 报 刊 文 章 。 梁 启 超 介 绍 陈 寅 恪 来 清 华 , 清 华 因 为 
              陈 寅 恪 没 有 博 士 学 位 、 没 有 著 作 而 犹 豫 , 梁 启 超 急 
              了 , 说 , 我 也 没 有 博 士 学 位 , 你 们 要 不 要 我 ? 此 人 
              水 平 在 我 之 上 。 钱 钟 书 数 学 很 差 , 可 清 华 还 是 录 取 
              了 他 , 他 成 了 清 华 最 著 名 的 学 生 之 一 。 胡 院 长 的 一 
              句 话 给 我 留 下 很 深 的 印 象 : 学 术 和 人 格 不 是 二 元 的 
              。 学 术 成 就 和 人 格 魅 力 使 大 师 像 明 星 一 样 , 放 出 熠 
              熠 光 彩 。 近 年 来 的 钱 钟 书 热 、 陈 寅 恪 热 、 吴 宓 热 , 
              预 示 着 人 文 精 神 将 有 新 的 一 轮 崛 起 。 清 华 文 科 曾 经 
              群 星 灿 烂 , 出 过 像 王 国 维 、 梁 启 超 、 赵 元 任 、 陈 寅 
              恪 、 金 岳 霖 、 吴 宓 、 张 奚 若 、 朱 自 清 、 闻 一 多 、 冯 
              友 兰 、 吴 晗 、 王 力 这 些 大 师 ; 出 过 钱 钟 书 、 曹 禺 这 
              样 著 名 的 学 生 。 1952年 , 院 系 调 整 , 清 华 文 科 并 入 其 它 学 
              校 , 自 此 , 清 华 文 脉 骤 断 。 近 年 来 , 在 清 华 提 出 要 
              建 成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, 恢 复 并 加 强 了 文 科 。 清 华 文 科 
              能 否 再 现 辉 煌 , 为 人 所 关 注 。  "大 学 "者 , 大 师 之 谓 也 
            
     李 强 教 授 : 1995年 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政 府 特 殊 
              津 贴 ; 1998年 被 评 为 国 家 教 育 部 第 一 批 "跨 世 纪 优 秀 人 才 "; 1998年 9月 , 国 家 教 育 部 、 国 家 人 事 部 授 予 "全 国 模 范 教 师 "称 号 ; 他 还 兼 任 国 家 民 政 部 政 策 咨 询 
              专 家 组 顾 问 、 国 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企 业 家 调 查 系 统 
              顾 问 、 中 华 全 国 总 工 会 政 研 室 顾 问 、 国 家 教 委 社 会 
              学 学 科 指 导 委 员 会 委 员 、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、 
              日 本 文 理 大 学 名 誉 教 授 、 香 港 城 市 大 学 《 香 港 社 会 
              科 学 学 报 》 编 委 会 委 员 等 职 。  
     万 俊 人 教 授 : 1992年 在 北 京 大 学 校 破 格 晋 升 为 教 授 , 1999年 4月 调 入 清 华 大 学 , 负 责 筹 建 哲 学 系 , 现 
              为 哲 学 系 主 任 。 主 要 社 会 兼 职 有 :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
              金 评 审 委 员 会 哲 学 组 专 家 成 员 ,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道 德 
              科 学 院 客 座 研 究 员 , 北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、 中 山 大 学 哲 
              学 系 兼 职 教 授 等 。 1991年 , 独 立 承 担 国 家 "中 华 社 科 基 金 "项 目 "西 方 价 值 观 念 对 我 国 青 少 年 道 德 观 念 
              的 影 响 研 究 "; 1999年 , 清 华 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重 点 学 
              科 ( 伦 理 学 ) 研 究 项 目 "社 会 正 义 伦 理 研 究 "; 2000年 , 加 拿 大 "文 化 更 新 研 究 院 "专 题 研 究 项 目 "现 代 性 道 德 批 评 研 究 "等 。 主 要 著 作 有 《 萨 特 伦 理 思 想 研 究 
              》 、 《 现 代 西 方 伦 理 学 史 》 ( 上 、 下 卷 ) 、 《 伦 理 
              学 新 论 ---走 向 现 代 伦 理 》 、 《 于 无 深 处 ---重 读 萨 特 》 等 。      李 伯 重 教 授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首 批 硕 士 
              、 博 士 学 位 获 得 者 之 一 , 也 是 国 内 最 早 获 得 中 国 经 
              济 史 专 业 博 士 学 位 的 两 人 之 一 。 1985年 获 得 博 士 学 位 后 , 一 直 从 事 中 国 经 
              济 史 研 究 , 从 未 中 断 。 曾 在 国 内 外 许 多 著 名 的 大 学 
              和 研 究 机 构 中 工 作 过 , 在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方 面 的 成 
              就 已 得 到 国 际 学 界 的 承 认 , 并 被 一 些 国 外 著 名 学 者 
              称 为 "中 国 新 一 代 经 济 史 学 家 的 主 要 代 表 人 
              物 "。      我 采 访 胡 院 长 时 , 李 伯 重 教 授 也 在 座 
              。 李 教 授 说 , 清 华 重 振 人 文 学 科 的 决 心 很 大 , 对 人 
              才 真 是 求 之 若 渴 ; 学 术 空 气 浓 , 自 由 度 也 大 ; 体 制 
              又 健 全 、 灵 活 , 这 些 对 我 们 很 有 吸 引 力 。 有 一 次 , 
              他 跟 台 湾 新 竹 清 华 大 学 的 同 行 交 流 , 那 位 同 行 感 叹 
              新 竹 清 华 引 进 人 才 困 难 , 其 用 人 机 制 远 不 如 北 京 清 
              华 的 健 全 、 灵 活 。 李 伯 重 教 授 作 为 经 济 史 学 科 带 头 
              人 , 在 清 华 组 建 了 一 个 学 术 梯 队 , 形 成 一 个 中 国 经 
              济 史 研 究 的 群 体 , 使 清 华 成 为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重 镇 
              。  清 华 文 科 寻 求 重 点 
              突 破  
            
 
 
 
     但 是 , 清 华 文 科 要 达 到 北 大 、 复 旦 的 
              综 合 水 平 , 至 少 需 要 20年 。 20年 后 能 否 超 越 之 , 要 看 清 华 怎 样 办 文 科 
              了 。          ( 赵 永 琦 , 原 载 《 人 民 日 报 海 外 版 》 
              2000年 09月 12日 )     | 
      |
|  
           next 
         | 
      |